9月18日,上海微电子传出好消息,宣布推出SSB520型新一代大视场高分辨率先进封装光刻机。看到这个消息,老冀很多产业界的朋友都很高兴——有了光刻机,国内芯片制造是不是就能够迈向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了?
再仔细一看新闻稿,不禁又泄了气:这款光刻机“可满足0.8μm分辨率光刻工艺需求,极限分辨率可达0.6μm。”这是什么概念?0.6μm等于600纳米,这与目前台积电已经量产的5纳米工艺相差太远了。
不过,新闻稿里还说,“通过升级运动、量测和控制系统,套刻精度提升至≤100nm(纳米),并能保持长期稳定性。”这就跟此前上海微电子已经发布的90纳米工艺的光刻机差不多了。上海微电子还表示,这款新品将主要应用于高密度异构集成领域,也就是芯片制造的后道工序,仍然无法弥补目前芯片国产化中最薄弱的前道工序。
当然,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:由于美国ZF对咱们的技术封锁,加上美国ZF不断利用自己的长臂管辖“威胁”其他国家的供应商,看来打造一条全部国产的芯片生产线,已经很有必要了。那么,如果集全国之力,打造出这么一条芯片生产线,它的工艺水平能有多高?老冀试着给大家捋一捋。
像台积电、中芯国际这些主要做芯片制造前道工序的专业芯片代工厂,将原始的硅片加工成密布集成电路的晶圆,整个制造环节主要可以分为:清洗、扩散、薄膜沉积、光刻、刻蚀、离子注入、CMP抛光、金属化、测试九大环节,并用到清洗机、扩散机、薄膜沉积设备、光刻机、涂胶显影机、刻蚀机、离子注入机、CMP、检测设备这九大关键设备。
在这九大关键设备当中,目前国产工艺水平最高的是刻蚀机。在这里,我们有必要表扬一下中微半导体,已经实现了5纳米的量产,并成为了台积电的供应商。可以说,在这个领域,国产设备已经达到全球最先进的水平了。